外国语学院教师“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七季)第九期于2025年5月28日晚8点在云端开播。外国语学院张影老师担任本期读书分享会嘉宾,研究生会主席团张硕担任主持人。


此次读书分享会的主题为《爱莲说》。莲花,作为一种兼具自然之美与文化内涵的植物,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张影老师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维度,带领大家探寻莲花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关于莲花的知识之旅。

首先,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经典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莲花的自然特性,更赋予了其高洁、清廉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君子品格的象征。在中华文化中,莲花早已超越了植物的范畴,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并且莲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7000年以前,长江和黄河沿岸就大量生长着莲花,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出土了距今五千年的碳化莲子,见证了莲花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莲花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从最初的自然植物,逐渐融入到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
莲花纹常出现在古建筑中,既表达了“厌火”的美好愿望,又象征着“圣洁、清净”之意。此外,莲花还广泛应用于瓷器、绸缎、生活用具、饰品、文化用品、祭祀、书画、食物、香料等多个领域,如恽寿平的书画作品中常常出现莲花的身影,道教唯一女性形象何仙姑也与莲花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印度,莲花是经济的主食之一,沼泽地的人们会收割其根部,生吃、煮着吃或烤着吃。同时,莲花在印度教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印度教古时的教义《吠陀》将莲花与梵天联系在一起,认为莲花是宇宙肇始之际的重要象征,在创世故事中,梵天或在绽放的莲花中现身,或降生于从毗湿奴肚脐处长出的莲花中。佛教中,“唵嘛呢叭咪吽”象征着莲花中心的宝石,观世音大士如莲花一般清净不染,莲花也成为冥想、重生、信仰的象征。




五千年前,白莲花和蓝莲花已出现在尼罗河流域,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墓装饰中就有莲花图样。在埃及,莲花在葬礼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用尼罗河莲花覆盖的葬礼祭品,图坦卡门的墓室中也有许多莲花元素,如白莲花膏杯、莲花形状的手柄塑像、莲花花瓣装饰的黄金木乃伊棺材等。此外,莲花也是埃及待客的一大特点,仆人会为客人提供莲花以供欣赏,莲花还作为芳香植物和酿酒材料。



莲花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着独特的魅力,被视为东方神秘诱惑的象征。荷马的《奥德赛》中,船员们因与“食莲者”同住岛上,以莲为食,而忘却返乡思绪。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在《旅行》中,将莲花描绘成“神奇的果实”,让旅行者心甘情愿地被降服。汉学家卫礼贤的《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和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心理学与炼金术》中,也都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义。



分享会接近尾声,张影老师总结道,莲花不仅是一种自然之花,更是一种文化之花,它跨越时空,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从中国的君子象征到印度的宗教圣物,从埃及的文化印记到西方的神秘诱惑,莲花用它的美丽和内涵,连接起了不同的文明,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分享会,能更加了解莲花,爱上莲花,在莲花的文化魅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读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在文字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以莲花为引,继续在书海中遨游,探寻更多的知识与美好。
(撰稿:贺雅琪 初审:孙慧敏 复审:徐泽 终审:刘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