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七季第八期

2025年05月23日 11:48 外院研会 点击:[]

外国语学院教师“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七季)第八期于2025年5月21日晚8点在云端开播。外国语学院孙宁老师担任本期读书分享会嘉宾,研究生会主席团张硕担任主持人。

8D81D

D189

此次读书分享会的主题是 “浅谈如何提升自控力”。本次读书分享会围绕凯利・麦格尼格尔的作品《自控力》展开深度探讨,构建了从理论认知、策略实操到误区规避的完整体系。分享会以脑科学为根基,融合生活场景案例,通过对“九周的自控力挑战”的详细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自我管理指南。

A1C3

首先,关于意志力与自控力的核心内涵,意志力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种力量的能力,其生理基础是大脑前额皮质——该区域负责理性决策与冲动抑制,但存在能量极限,决策疲劳会导致其功能下降 30% 以上。从进化视角看,自控力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关键能力;在现代社会,强大的自控力则与幸福感直接相关,可提升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健康与人际关系和谐。

DF15

其次,提升自控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周可通过5分钟大脑冥想训练,专注呼吸,减轻压力并锻炼自控力。第二周从呼吸、锻炼和睡眠入手,放慢呼吸频率激活前额皮质,进行“绿色锻炼”缓解压力,保证睡眠减少压力危害。第三周则注重锻炼意志力肌肉,在小事上持续自控,增强“我不要”和“我想要”的力量,同时提升自我监控能力,分析其背后的情绪需求(如焦虑),再用替代行为(如冥想)满足。

AEBA

D161

DE09

在自控力的研究领域,“道德许可效应”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概念。第四周记住我们为什么拒绝诱惑。当我们内心存在正反两种力量时,常因过往的良好行为,给自己当下做一点坏事的许可。记住拒绝诱惑的理由至关重要,我们要做到及时反思,避免陷入“道德许可效应”的陷阱,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控力。

DE10

E335

多巴胺在我们的自控力和行为驱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大脑的“奖励承诺”系统运行原理是,一旦发现奖励机会,便会释放多巴胺。在第五周自控力挑战中,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多巴胺来达成目标。当面对不愉快、易拖延的任务时,尝试建立奖励机制,比如在喜欢的咖啡厅里享受咖啡,听音乐等。同时,我们也需警惕那些过度刺激多巴胺的事物,比如促销广告、娱乐短视频、游戏等诱惑,避免被它们过度牵引。

在自控力培养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诸多挑战。第六周提醒我们失败时要原谅自己,从情绪、对挫折的认知及鼓励自己三方面思考,打破“那又如何”的恶性循环。同时要区分有效(如锻炼、阅读)和无效(如酗酒、暴饮暴食)解压策略。第七周则聚焦延迟满足,面对诱惑先等10分钟,期间想长远奖励,还可创造物理距离;也可通过给未来自己发信息,思考其看法。人们常因“延迟折扣”效应和被即时奖励刺激多巴胺而选择及时行乐,因此我们要掌握方法提升自控力。

DAC3

D908

C02C

第八周挑战中,自控力具有传染性,源于镜像神经元让我们有模仿他人行动的本能。我们可每天花几分钟想目标来增强“免疫力”,也可与他人组成集体项目,相互鼓励、良性竞争。第九周则需应对“讽刺性反弹”,面对强烈欲望,要承认欲望,不急于转移或争论,记住目标,避免过度控制思维导致的反弹,比如“不要想白熊”实验体现的效应,从而更好地掌控自控力。

D9DD

C72D

B48F

最后,孙宁老师总结指出,自控力的核心不是与人性对抗,而是以科学策略引导本能,通过生理调节、思维重构、行为设计与心理建设的协同,形成“接纳—训练—优化”的闭环。正如书中所言:“真正的自控力是让‘想做的事’与‘该做的事’协同共生,而非用意志力筑起高墙。”


158CB

AFCB

读书,是对自控力的温柔训练。当你用自控力按下暂停娱乐的按钮,翻开书页的瞬间,便已开启自我超越的旅程。那些看似枯燥的坚持,终将在文字里化为滋养心灵的养分,让自控力从“克制”升华为“从容”,助你在喧嚣中锚定方向,于阅读中遇见更笃定的自己。

(撰稿:张梦丽   初审:孙慧敏   复审:徐泽   终审:刘进军)

上一条:“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七季第九期 下一条:“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七季第七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