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六季第三期

2024年10月18日 10:21 外院研会 点击:[]

外国语学院教师“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六季)第三期于2024年10月16日晚8点在云端开播。英语语言文学系李群老师担任本期读书分享会嘉宾,研究生会主席团张硕担任主持人。

李群老师此次读书分享会的内容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我们仨》,在本次讲座的开始,李老师对这本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向大家展示了该书的几个版本。根据李老师自己的阅读经验,细致观察以及独特思考,她将本次讲座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作品鉴赏以及评价影响。

首先是作者简介,李老师向我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杨绛先生,主要介绍了其个人信息以及主要作品。

其次是内容简介,李老师从主要内容,作品目录,创作背景和人物介绍四个方面对散文集《我们仨》这部作品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本环节,李老师向大家讲解了该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杨绛先生老年时的一个梦境拉开了全文的序幕,第二部分杨绛先生描述了一家三口在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前后离世的故事。第三部分杨绛先生采用了回忆录的写法,记录了家人在1935年至1998年期间发生的生活小事。随后,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作品目录,阐述了创作背景并且做了人物介绍(杨绛,钱钟书,钱瑗)。

再者是作品鉴赏,李老师从主题、艺术特色虚实结合、艺术特色象征手法以及艺术特色古典意味四个维度带领我们探索了该部作品。李老师认为,《我们仨》这部作品中的语言将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寓于景当中,通过意象、比喻、象征、暗示等写作手法来体现古典文化的韵味。

全书从女性的视角以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一个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表达出杨绛先生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正如杨绛先生在结尾时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它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最后,李老师升华了主题并告诉我们“只有家才是温暖的港湾”。

最后是评价与影响,李老师从人民网、中国青年网、腾讯文化以及法制晚报搜集到了关于《我们仨》这部作品的相关评价,并分享给了我们。随后李老师从《我们仨》这部作品的版本种类和销量情况向大家诠释了该部作品的深远影响。

李老师以来自《我们仨》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次讲座的结束语——“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的样子,没有人能像白纸样没有故事,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伤罢了

(撰稿/初审:张梦丽   复审:孙慧敏   终审:李丹)

上一条:东北师范大学周桂君教授应邀到北华大学讲座与指导 下一条:“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六季第二期

关闭